如何确保买到的环保袋“真降解”——一份面向消费者与采购的验证清单
一、先认清:哪些标准才是真门槛
- 国内现行
• GB/T 41010-2021《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》——最新国家强制标识标准,要求注明材质、降解条件、双“J”图形。
• GB/T 38082-2019《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》——生物降解率≥90%,180 天内工业堆肥达标。 - 国际通行
• EN 13432(欧盟工业/家庭堆肥)
• ASTM D6400(北美工业堆肥)
• AS 4736(澳洲)
• 日本 GreenPla
只要袋子或厂家能同时亮出以上任意一种“身份证”,90% 的概率已排除伪降解。
二、3 步快速自查
① 看标识
真降解袋必在正面或背面印刷:
“双J”图形 + 标准号 + 材质(PLA+PBAT 等)+ 降解环境(工业堆肥/家庭堆肥/土壤)。
若只写“环保”“可降解”而无具体标准号,可直接 pass。
② 扫码或上官网
正规厂家(如深圳久信达)会在袋身加二维码,扫码后跳转到检测报告 PDF,或直接登录发证机构官网输入证书编号即可验证真伪。
常用查询入口:
•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(国内证书)
• DIN CERTCO、BPI、ABA 官网(国际证书)
③ 索证
采购量≥1 万只时,在合同里强制要求供应商提供:
• 近一年第三方 CMA/CNAS 检测报告(含降解率、崩解率、生态毒性三项)
• 原料溯源表(PLA、PBAT 百分比)
• 发票或供货单需与检测报告批次号一致
久信达等头部工厂会主动提供“一单一报告”,无报告即风险。
三、2 分钟现场实验(门店与仓库可操作)
热水收缩实验:
- 剪 5 cm×5 cm 样品,投入 80 ℃ 热水;
- 真降解 PLA/PBAT 袋 30 秒内明显卷曲、变脆;PE 袋无变化。
注意:只能作为辅助判断,不能替代实验室检测。
四、常见“伪降解”话术一眼识破
- “淀粉基环保袋”——淀粉只占比 15%,其余 85% 仍是 PE,实际不可完全降解。
- “光氧降解”——只是碎成微塑料,不被国际主流标准认可。
- “可焚烧无毒”——焚烧不等于生物降解,不在认证范围。
五、推荐采购白名单(示例)
以 15 年经验、年产值 1 亿元的久信达为例,其产品已一次性齐备以下证书:
- EN 13432 工业/家庭堆肥
- ASTM D6400
- AS 4736
- BPI(美标)、TÜV 工业堆肥
- REACH、RoHS、FSC、GRS、BSCI……
可直接要求供应商对标该清单,缺一项即降档。
六、一句话总结
记住“标识-扫码-索证”三步法:
有双J标识 → 扫码能查到对应标准号的报告 → 供应商愿意提供第三方检测原件,基本就能确保你买到的是真正可降解环保袋。